迟来的 iPhone 15 Pro Max 和 Apple Watch Ultra 2 体验报告
文章目录
9月苹果的发布会已经过去一个多月,自从官网开启设备预约到今天也已过去半个多月。教授来和大家聊聊这份迟到的 iPhone 15 Pro Max 和 Apple Watch Ultra 2 体验报告。
背景
长期以来,教授对于个人电子设备的使用都是比较混杂的。对于 Apple 系的产品和微软、安卓阵营的产品并没有十分的偏好。此前使用的设备主要包括 Apple 系的 MacBook Pro 和 iPad Pro,工作用的 Windows 系统的 ThinkPad 笔记本电脑,Huawei 手机、手表、VR 眼镜和无线耳机,以及一些零零碎碎的小玩意儿。
这一切却在这个秋天有了改变。
曾经使用 Huawei 产品的缘故只是因为当年的中美贸易战,川普开始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于是当年便换用了 Huawei 的一系列产品。
现在还记得,当年一起合作的美国同事 Rebecca 从德国总部来上海出差时,在晚宴上闲聊,问起说是在白天培训时看到教授使用的设备是 MacBook 电脑(工作电脑借给她为中国区同事做培训),却为什么没有用 iPhone 手机呢?当时便告诉她说,美国政府决定 “Ban” 掉 Huawei,那我就决定 “Ban” 掉 iPhone 改用 Huawei 的产品。Rebecca 一脸的无语,看得教授心里暗爽。
那一年我们中国区的业务刚刚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看似玩笑的话,却谁都没有想到一直到 4、5 年后的今天,这份制裁仍然还在。只是,教授却不再是 Huawei 产品的倡导者,令人唏嘘。
这次更换设备的起因,主要也是旧的设备早已显得过时,而 Apple 在发布会上展示的 A17 系列芯片又令人有些过于期待,特别是在使用 3nm 制程后,性能的提升应该会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面。手机设备由于承载太多个人隐私,已经成为生活中无法切割的一部分,所以出于对信息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的顾虑,令教授更快地想要迁移回 iOS 的生态体系中去。
既然手机要换回 iOS,那手表自然也是要切回 watchOS 了。于是便有了本次对 iPhone 15 Pro Max 和 Apple Watch Ultra 2 体验报告的前提。
官网迷之预售
坦白讲这次在官网的预定体验,整体上还算是及格的,只是中间有一些环节比较迷一些。还是希望品牌方尽量不要再玩“饥饿营销”的游戏,如果备货确实不足,那就加强一下供应链的管理。
Apple Watch Ultra 2 由于预售较早,而且似乎需求并没有 iPhone 那么旺盛,因此非常顺利地就在 9 月 22 日送达了。
相对而言 iPhone 15 Pro Max 的预定与送货则显得更曲折一些。
首先是官网在晚上 8 点开启预约之后,一直到近半个小时之后才能打开。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教授在用 Chrome 浏览器刷了 20 多分钟都没有刷出来购买页,于是转头便换了 Safari 浏览器,登录之后没想到很快就刷出来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然后吭哧吭哧地下完单,使用微信支付付款完成以后,订单还是一直显示待付款,眼看着剩余付款的倒计时只剩 10 几分钟了,还以为是付款失败了。于是拨打官方的 400 电话去咨询,好家伙,电话排队又排了 10 几分钟。咱就是说,iPhone 这次的市场需求如此猛烈的吗?等到接通之后,坐席表示查不到订单号,乖乖,不会是丢单了吧......
正在无语的时候,随手又刷新了一下页面,好在发现订单状态已经更新为“你已完成付款“(它甚至不愿写个”您“字),坐席那头也表示查到了订单,并开始极其煽情地大喊”先生,恭喜您已预定成功 iPhone 15 Pro Max“之类巴拉巴拉的一大堆话术,令人哭笑不得。
挂断电话之后,还在微信上跟 Steve 吐槽了一下。他在 Apple Store 的 App 里也一直刷不出来,就先去洗澡了。后来他下完单,大概晚了 20 分钟。就这么点时间差,教授的预计送达时间是 10 月 10 号,他是 10 月 10-17 号。不过最终大家的机器都提前送达,教授这边在 9 月 28 号就拿到了,他的机器一直等到 10 月 8 号才送到。
总体上感觉今年 15 系列的需求依然旺盛,但似乎也有一大波黄牛退货了,不然教授的机器不太可能提早这么久送达。这点从上市初期黄牛市场的行情也可窥见一丝痕迹,大概率今年 15 系列的整体销售情况不会非常理想。如果您持有 Apple 股票,未来一段时间可要小心(笑😂)。
配件选购
从截至目前的使用经验来看,有一些必要的配件很是推荐大家一并入手。
Apple Watch Ultra 2 配件推荐
- 钛合金手表边框: 强烈推荐入手。Ultra 2 由于“体型壮硕”,在日常使用中,十分容易受到磕碰。包括但不限于与这些物体的亲密接触:桌面、笔记本电脑、桌沿、门框、洗漱台、墙面等等。
- 手表钢化膜: 属于必备配件,主要是避免屏幕刮痕影响观感。选择常规康宁玻璃膜即可,也有蓝宝石玻璃之类的,土豪请随意。
- 表带: 可选配件。教授这次订购的是“高山回环表带”,样式看着还行,只是脱戴极为不便,每次取下来充电都小心翼翼,比较担心用力太大会令金属挂钩砸烂表盘镜片。如果可能,选购时选择“野径回环表带”也许是个更恰当的方式。
iPhone 15 Pro Max 配件推荐
- 玻璃钢化膜:iPhone 的玻璃钢化膜市场比较乱,各种价格满天飞,从几十到几百都有。材质无非也就是康宁玻璃、蓝宝石玻璃、AR 增透玻璃之类,购买前建议观看一下测评视频,帮助选择恰当的品牌。教授自己使用的是比较便宜的康宁玻璃膜,几十块搞定,目前用来下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另外就是不太推荐防窥钢化膜,影响屏幕亮度,也影响观感,如果不是特殊的用户场景,没有必要选择。
- 手机镜头膜:非常推荐入手。安装后对拍摄效果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安全感满满。主要是因为这一代 iPhone 的镜头太大,整个镜头区域所占宽度超过手机宽度的一半,即便戴壳之后,平置在桌面时,也容易因为桌面上的杂物产生刮蹭。十一和朋友在火锅店吃饭,石质台面凹凸不平,由于使用了镜头膜,安心不少。
- 手机壳:支持 MagSafe 的手机壳很多,不过教授到目前还没有找到特别靠谱的单品,包括自己购买的类皮壳(看宣传以为是皮壳,结果是塑胶),磁力似乎都会是比较挑战的问题。坦白讲,裸机手感最好,手机壳实属多此一举。毕竟是人玩机,不能让机玩人,有条件还是上 AC+ 吧。
- 磁吸充电器:又是一个市场比较乱的单品,各种价格,三合一充电器居然有胆量标价 1000 多块,这届配件厂牌都这么勇的吗?选购时要注意选择符合官方标准的配件:QI 认证、MagSafe磁吸、PD 快充。
- 无线充电宝: 按需选择。目前价位还比较坚挺,可以期待一下双十一。
- 外置存储: 可选配件。其实这次选择 512G 版本也是折衷之举,不过确实不太有容量焦虑了。遥想当年使用 6s 的时候,天天烦恼又要删哪些 App 来给照片存储留出足够空间。
- 直播配件: 按需选择。自拍三脚架、收音麦克风、补光灯,甚至还有稳定器等等,只能说本代 iPhone 已经越来越像专业的影视创作工具。只是很好奇,配件厂牌似乎对深入研究 iPhone 的配件镜头兴趣不大,狗东上搜索的相关产品看着都比较渣。希望某天能有专业素质的 iPhone 电影镜头出现。
用户体验
Apple Watch Ultra 2 的 watchOS 10 使用体验
Apple Watch 的产品力向来出众,距离上次使用苹果手表已经是 4、5 年前的事儿了。近些年一直都是使用的 Huawei 初代的那款 GT 手表。
这次切换回 Ultra 2,最直观的感受是对健康的关注度更高了。从功能层面上看,这应该主要归功于 Apple 对于健康跟踪的长期投入。如今的 Apple Watch 几乎能够辅助我们完成对健康跟踪的绝大多数需求,从生理到心理,都有对应的原生应用帮助用户进行持续的健康管理,或者说,让用户养成健康管理的习惯。
在分享手表的使用体验之前,不可避免的也要与之前使用的手表进行一番对比。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特点、价值与不足,教授在这里的对比并不涉及对与错,只有作为一个用户的真实体验反馈。
Huawei 手表的价值与不足
曾经使用的 Huawei Watch GT 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它的电池续航。2 周的续航时间,令人完全没有任何的电量焦虑,即便是在使用 4 年后的今天,单次充电的续航仍然能够完全承载一个礼拜工作日的需求。由于教授向来会戴着手表睡觉,同步进行睡眠监控,所以手表实际的工作时间还是相当持久的。
从功能上来讲,Huawei 手表也能满足很大一部分的个人需求。诸如心率、睡眠监测、运动记录、NFC 公交卡、支付宝支付、呼吸训练、气压计、指南针、压力检测等等。唯一比较遗憾的是很多功能相对被动,需要用户主动触发,所以实际使用过程中,真正经常使用的功能也仅仅是心率和睡眠监测,以及 NFC 地铁刷卡。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产品功能,其实被浪费掉了。在使用过程中,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当然,这主要也是因为教授本身不太喜欢运动,不能把锅甩给产品😂。
不足也很明显。
首先,这一代的 GT 手表应该并没有使用独立的手表 OS,所以无法安装第三方应用。这对拓展手表的使用场景缺乏了很多乐趣,不过倒也够用。
其次,数据记录必须配合华为的运动健康 App 使用。这一点倒也不是设计上的问题,主要还是因为运动健康 App 的广告太多,信息过于拥塞,导致平时基本不会打开,从而导致所有的健康数据对自己来说基本也变成了摆设。不过话说回来,这个 App 有时候也有些神奇的功能,比如记录呼噜声,解开了教授长久以来的好奇。
最后,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存在较大误差。这里主要是关于心率监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教授以前有 3 年都在抽电子烟,逐渐诱发了心率方面的问题,安静时的心率动辄 100 多次/分钟,走路速度稍快便升高至 150 多次/分钟,最高甚至达到 190 多次/分钟。当然,这都是手表记录的结果。当时看到这些数据的时候,教授都以为自己快挂了,非常吓人,不过体检结果心脏方面又还算正常,就很迷。可惜这款手表没有心电图功能,无法得知当时的心率是否为窦性心律。仔细观察了一阵子,发现可能还是手表监测的误差。就比如下面的例子,教授很好奇自己那天晚上 8:50 分到底在干嘛🤔。
Apple Watch 的价值与不足
Apple Watch 最大的价值可能就在于协助用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并持续强化用户的健康意识。相对而言,watchOS 是高度智能化的操作系统,它会让手表更加主动地去干预用户的行为模式。从每天清晨闹钟叫醒你开始,一直到夜间开启睡眠模式后近乎熄屏显示的效果,它似乎不断地在强化和暗示用户拥抱更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同时,它与手机之间几乎能够无缝互动,很多模式和设置也可以直接 “Mirror iPhone”,这就与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之间紧密联系起来。譬如,当你处于睡眠模式时,手表会自动调暗表盘显示,也会锁定常规的互动操作,必须长按表冠按钮才能解锁,这对于睡前专注于用户的睡眠本身而言,颇有现实意义。不过也有人说 “Mirror iPhone” 可能导致耗电量增加,这一点教授在使用过程中的感受似乎并不明显。
此外,Apple Watch Ultra 2 也支持 eSIM 功能,中国移动用户每月仅需 10 元即可开启,这对拓展手表的使用场景十分实用。运动时,完全可以不必再用运动背包带着手机,甚至心率带也不需要了,只需一部手表,完成几乎全部的监测需求。
教授在短短几周的使用过程中,感受到的直接受益有以下几个方面:
- 服药提醒:当设置完成使用的药物后,手表真的是在每天契而不舍地提醒按时服药。以前对类似的提醒功能不以为意,不过 Apple Watch 上的提醒似乎效果更明显一些,至少目前没有任何一天存在漏服的情况,即便某天超过了预定服药时间数个小时,但依然能够在之后的提醒中完成服药。这个功能的价值和意义从来没有如此巨大过,而且个人感觉,手表的提醒效率要远超手机提醒。
- 心理健康:每日随机时间点的情绪记录和夜间的全天情绪记录提醒,以及手表监测到生理指标变化后,主动邀请用户进行正念冥想或者深呼吸来调整当下的情绪,这些自主学习的功能设计,为既往的这些简单功能赋予了更强大的场景价值和用户价值。
- 运动管理:三个环让教授开始重视运动这件事了,并且也开始逐渐锻炼起来了。长期价值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但短期内已经在行为上产生改变了。至少,每次手表提醒自己站立 1 分钟的时候,都尽可能去乖乖完成(有几次在马桶上它让教授起立,教授表示不服😠)。
- 睡眠管理:虽然睡眠模式很有帮助,但是教授长期以来的睡眠实在太差,目前努力在向手表设定的模式努力,但十分有挑战。感觉系统应该是对正常睡眠的人群有较好的管理价值,对于教授这样长期存在睡眠障碍的人群,主动干预的力度似乎仍然太小。
- 设备解锁:戴上手表可以自动为 MacBook 和 iPhone 解锁,还是蛮方便的。
- 导航寻路:跟着手表走,比拿起手机不停盯着地图走还是方便和安全很多的,至少走路的过程中不会踏空或者被障碍物绊倒。
- 空间寻物:得益于新一代的 U2 芯片,室内导航和寻物准确了很多,主要是用来导航找 iPhone,用得倒是不多。
有优点自然也会有不足。
首先要吐槽的就是前面提到的,它有时候会让人在马桶上起立,令人相当无语。不知道自主学习一段时间以后,是否能变得更乖。
其次就是续航时间太短。每天充电属实是一件很烦人的事儿,特别是想到出差的时候还不能忘了带手表的充电线,就觉得烦心。好在现在基本不怎么出差,倒也不算大问题。
再就是睡眠监测的不太准确,似乎暂时还不能识别小憩和午睡之类的场景。这点吧,坦白讲,属实是有点难为 Apple Watch 了。教授的睡眠不单单是差,而且极其不规律,以假期尤甚。长期睡眠不足真的很影响外在形象和健康。希望手表能够尽快完成自主学习,更适配并且管理好自己的睡眠吧。
最后就是 Wallet 里面的公交卡,在手表上需要额外单独买一张,不能和手机上的共用。一开始并不知道,以为同一个 App 里的卡,应该两边都在的,以至于第一次用手表刷地铁门禁的时候,像个傻子一样刷了很久。手表上一直跳出来的是信用卡,自己还在奇怪,为啥没刷成功呢。
总体上来说,Apple Watch Ultra 2 的满意度还是蛮高的,用户体验相当丝滑。如果您也像教授一样关注自我健康管理,非常推荐入手。
iPhone 15 Pro Max 的 iOS 17 使用体验
教授的手机选择的是原色钛金属款,外观真的很靓仔。手机刚到时,开箱就被惊艳到了。拿在手里分量有些重,不过手感很好。6.7 寸屏幕的显示效果也蛮惊艳的,这也算是苹果产品历来的传统了,用料从不含糊。
觉得诧异的倒是 iPhone 的包装盒,显得颇有些简朴。这次包装盒的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手机的包裹算不得紧密,所以网上也出现很多开箱即摔机的杯具瞬间。大家拿到手机之后,开箱还是要小心一些,避免手机直接滑落摔到地上。
开机之后,终于又看到久违的 iOS 系统。时隔多年,苹果的 UI 设计依然出众。有些体会,当真是只有在失而复得之后,方才深刻。当看到系统清爽的界面,完全找不到一丝广告的痕迹,这才是手机原本该有的模样。即便是预置的官方软件,此刻看起来也觉得亲切了起来。
要知道过去数年里,每天在使用 Huawei 手机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无处不在的广告,以及没什么卵用又删不掉的系统预置应用,每次都感觉十分气馁,并深刻怀疑当初的爱国情怀是否有些可笑。为了避免看到广告,关闭了 HarmonyOS 中许多功能,甚至是智能助理之类的应用,都选择放弃使用。即便如此,当打开应用市场或者主题市场,看着满屏不知所谓的应用和广告,都感到深深的绝望。手机这种东西,或许真的应该换得勤一点罢。
人生或许真的应该过得恣意一些,喜欢的便买,不中意的便赶紧扔掉它。
不过,真正令教授对 Huawei 观感转变的,还是申请“仓颉”语言内测的经历,那又是另一个故事。那次的经历也终于令教授明白,大家的价值观并不相同。自此之后,慢慢便淡化了对 Huawei 的情愫,用看待普通商业公司的眼光去看待它,便也不再觉得它有任何的特殊光环。商业世界原本就是残酷的,成王败寇,你可以撬动的资源决定了未来的上限。不管是贩卖情怀亦或者是贩卖焦虑,本质上只是一种商业策略。
回到正题,继续讲讲 iOS 17 的使用体验。
手机激活之后,必然是需要先跑一跑测试,看一下具体的评分与前代的差距的。果断下载 GeekBench 6,测试结果如下:
安兔兔跑分如下:
初步看来,A17 芯片采用 3nm 制程之后,CPU 单核和多核性能提升在 10~15% 左右,GPU 因为比上一代芯片多一个核心,性能提升在 20~25% 左右。坦白讲,这个成绩要低于看完发布会之后的心理预期。另外,后续在不同环境下又多次进行过测试,极端情况如将手机放在冰箱中测试(成绩大幅下降),又比如升级 iOS 17.03 已经解决发热问题之后测试,结果并不太稳定。深刻怀疑台积电的初代 3nm 工艺应该仍然很不成熟,以前只是知道良率低,但目前看来,似乎性能也不太稳定。这对明年年初推出 3nm 制程 M3 芯片的新一代 MacBook Pro 似乎算不上什么好消息。
Anyway,目前 iPhone 使用的 A17 芯片依然是史上最强的手机芯片,对手机的日常使用,单纯从性能上来说,已经极其过剩,加上 Pro 系列本身在内存上也升级到 8G,系统的流畅性说是如丝般顺滑也不为过。更应该期待的是 3A 大作原生移植到 iPhone 上之后到表现,预计很快就能在 11 月份体验到传说中光追效果的强大了。
教授在实际操作使用的过程中,对 iOS 17 系统的整体满意度非常高。尤其是在 17.03 修复发热和 80% 充电限制失效的问题之后,基本上可以给到 85 分以上。
但即便是强如 iPhone 15 系列,却依旧有一些令人不得不吐槽的设计。首当其冲的,便是“灵动岛”。
灵动岛是极其愚蠢的设计
即便网络上大家将“灵动岛”吹爆了也好,说什么“灵动岛是苹果化腐朽为神奇的鬼斧神工”也好,教授依然坚定的认为,灵动岛是极其愚蠢的设计,没有之一。前面评分中,丢掉的 15 分里,至少有 10 分都是因为灵动岛这个愚蠢而又弱智的设计。
举个简单的栗子。
细心的用户可能已经发现,教授一直使用手机热点为其他设备提供联网服务。灵动岛部分默认会显示热点图标,点击即可直达热点设置。在这里,灵动岛提供的实际上是服务的快捷入口,但在用户的真实使用场景中,面对的情况会更复杂,可能会涉及到多个系统服务或第三方应用服务需要使用灵动岛的情况。但是系统并没有为灵动岛提供优先级切换或是短时常驻的选择,导致有及时性要求更高的服务需要通过灵动岛作为快捷入口时,直接会误触至最先抢占灵动岛的服务(教授此处是手机热点)。
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有解法,比如使用播客时,服务图标会自动缩至右侧,从而避免误触。但是当有其他服务接入时,因为灵动岛所在区域实际上无法起到完全的显示作用,服务会一闪而过,然后便不知所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有来电呼入时。教授已经好几次在来电呼入的情况下,不知道应该如何接电话了。这里面虽然有一部分手机和手表联动的锅,而且理论上可以依靠更改设置解决,但总归是违反用户直觉的。
教授在登录 Wise 账户时,就简直要被灵动岛这个愚蠢设计给惹毛。Wise 在新设备首次登录时需要二次验证,提供的几种方式都不太可行,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通过 Whatsapp 发送验证码。可笑的是,Whatsapp 登录也需要二次验证,短信又发不过来,只好选择电话。电话倒是打过来了,结果语音提示按 “4” 键才能获取,如果几秒钟没反应,对面直接就挂断了。归功于灵动岛这个愚蠢的设计,总之教授是花了 2 天时间,接了 4 个休斯顿的电话,才完成 Wise 账户的登录。
灵动岛另一个显得愚蠢的设计,就是极其容易误触。当在刷微信或者 Reeder 时,习惯性地点击顶栏来进行刷新,现在倒是好了,教授知道如果要点击顶栏刷新,得点击灵动岛左侧偏下部位的顶栏才行。还真是“愚蠢的设计让你每天掌握一个小技巧”呢!
不得不说,骂完灵动岛心里舒服多了。接下来才好给大家推荐一点不错的 App。
App 推荐
iOS 生态之所以拥有良好的用户体验,至少有三分之一要归功于优秀的第三方应用。教授在这里为大家简单推荐一些自己常用的 App 作为参考:
- 播客:官方良心之作。无法想象在商业化气息如此浓厚的 iOS 生态之下,官方居然能够提供一个信息质量如此之高的平台,而且还完全免费。很多人可能热爱听书,但却甚少使用播客,委实是大有损失了。这里简单推荐几个频道供大家参考,基本都是技术向的:Lex Fridman Podcast,硅谷 101,硬地骇客,Huberman Lab,知本论。
- TED:如果播客是高质量的音频信息获取渠道,那 TED 绝对是你不可获取的高质量视频信息获取渠道。这里很多都是学者和名人的演讲分享,通俗易懂,活泼有趣。很容易被智者启发,相信我,你一定会喜欢的。
- Books:官方又一良心之作。多端同步极其丝滑,通常教授都是在 MacBook 上导入书籍后,在 iPad 或 iPhone 上阅读。完全私密,无需担心像是在微信读书上被别有用心的人使用社会工程学技巧去分析。
- Reeder:优秀的 RSS 阅读器。文字类阅读利器,获取自己选择领域的时效性信息的最佳工具。用户体验优秀,搭配 FreshRSS 和 RSSHub 使用(请参考 在OCI ARM实例上使用Docker结合Traefik快速部署FreshRSS和RSSHub服务),效果极佳。
- Obsidian:强烈推荐的个人知识管理和笔记软件,支持 MarkDown 语法。同类型的还有 Logseq,不过教授个人重度使用 Obsidian,因此也更推荐它。支持多平台,可以跨端同步,插件丰富,开源生态健康。配合其他软件如 Zotero 等等,可以构建流畅而又高效的科研、学习、记录及写作工作流。
- Bitwarden:极其优秀的密码管理器应用,可以配合 Vaultwarden 自托管服务进行使用。安装后,请在“设置-密码-密码选项”中开启使用,能有系统级的丝滑体验。
- Streaks:习惯养成应用,可以配合快捷指令构建自动化的工作流。他家的健身应用 Streaks Workout 也值得一试。
- Code:谁家码农还不得有个手机端的编辑器呢。Code 已经开源,虽然 App Store 里需要付费,但是可以去官网加入 TestFlight 无限免费续杯。
- 小黄历:国人开发的优秀的免费万年历应用,应用内付费属于打赏性质。体验优秀,教授已打赏,各位土豪请随意。
- NextCloud:开源可自托管的多端同步工具。请注意这是个同步工具,并非纯粹的备份工具,不过倒是具有备份的功能,教授实际也是使用它来对照片进行同步备份。当然,都是使用的自托管的服务,毕竟,你也不想自己和嫩模的照片流出吧🤣。
- 其他:优秀的 App 实在太多,包括官方的 Notes、Reminders、Freeform、Shortcuts,还有第三方开发的诸如 Vector Q(照片风格化)、DailyCircle(纪念日)、Omnivore(稍后阅读)、Snapseed(照片编辑)、Sketchbook(画草图)、Curve(画矢量图)、Vostok(图片拼接)、Carnets plus(Jupyter Notebook)、FABY FM(白噪音)、TieRight(打领带教程)等等。读者大可以自行探索更多的可能。
总结
写到这里,终于是把这篇体验报告写完了。
其实,考虑到一些外部影响,文章中有很多内容并没有提及。还有一些内容写起来着实也没什么动力,比如配置端到端加密之类的。还有就是如何使用快捷指令配置自动化的工作流,这块儿其实是很大的一个 Topic,也是在教授看来 iOS 系统功能强大的亮点之一。如果要分享,应该单独出一个系列的文章来聊一聊。
另外,就是 iPhone 15 Pro Max 的人工智能潜力也没有聊。当然,这部分能力在未来配合 U2 超宽带芯片会不会衍生出令人惊讶的应用场景,也十分值得期待。
最后,感慨一下。现在但凡写一篇文章,动辄上万字。教授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逐渐习惯了写长文,也不介意究竟有没有人会认真去看。总之,从吸收者朝向输出者的转变总归是好的。目前可能文章写得多些,未来希望能够也开发出一些有价值的 iOS 应用,成为真正的开发者。
与君共勉!
参考资料
- 本期全部出自教授亲自玩机机的体验,暂无外部引用。